1. 首页 > 短句&文案

关于清廉的古诗 关于清廉的古诗五言绝句

古往今来,反腐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。公平正义与贪污腐化的对比,高层理想与基层现实的反差,反贪团队与利益集团的博弈,事中人与局外人的纠缠,既左右着社会治理的进程,也吸引着吃瓜群众的眼球。句子网

吏治腐败,是上至最高管理者、下至草民布衣最关心的问题之一。围绕反腐倡廉,古人创作了许多传诵千古、流芳百世的诗词。这些诗词,或为表白心迹志向,或为拒绝礼品贿赂,或为警示自身慎独,值得学习弘扬。

一千多年前,东晋廉吏吴隐之写过一首《酌贪泉》。

东晋隆安年间,朝廷想革除岭南的弊端,任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。赴任途中行至距广州20里处的石门,遇一山泉,当地人皆说喝了此泉之水就会变得贪婪无比,故名“贪泉”。吴隐之说:“如果压根儿没有贪污的欲望,就不会见钱眼开,说过了岭南就丧失了廉洁,纯属一派胡言!”吴隐之亲临泉边酌水而饮,饮后写诗道:“古人云此水,一歃思千金。试使夷齐饮,终当不易心。

上任后,他廉洁奉公,清简勤苦,始终不渝。部下送鱼,每每剔去鱼骨,吴隐之对这种媚上作风非常厌烦,加以呵斥惩罚。经过他的惩贪官、禁贿赂,广州官风有所好转。

唐代大诗人白居易,一生诗作甚多,不仅以诗描绘民间疾苦,讽刺豪门贵族,而且还写过一首反省自我的《忏悔诗》。

任杭州刺史期间,他未收受过贿赂或向地方索取名贵物品。离任还乡后,白居易发现箱内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,遂写诗追悔己过,诗曰:“三年为刺史,饮水复食叶。惟向天竺山,取得两片石。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。

这两片石,是他一次游天竺山时拾取的。现在,他遥望杭州和天竺山,深感愧疚。想到每个游山的人都和他一样随便带走两片可爱的山石,那天竺山将“山将不山”了,他自觉贪污了千金似的,心里好不沉重。

理学大师朱熹,以清贫简朴著称,历代学者以“朱子固穷”颂扬之。朱子的生活准则乃是“茶取养生,衣取蔽体,食取充饥,居止取足以障风雨,从不奢侈铺张”。为此,他写过一首《简朴诗》。

朱熹任秘阁修撰时,去看望他的女儿女婿。进餐时,女儿望着桌上的葱汤麦饭,眼噙愧泪。朱熹看出了女儿的心思,神情肃然地说:“俭朴度日,是我们朱家的好家风!”

饭后,他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儿女婿:“葱汤麦饭两相宜,葱补丹田麦疗饥;莫谓此中滋味薄,前村还有未饮时。”女婿见岳父如此崇尚俭朴,备受感动,即将该诗贴在壁间,当作座右铭。

古代送礼与拒礼,还有一段“诗来诗往”的佳话,读来颇具意味。

包拯六十大寿时,皇上念其德高望重,劳苦功高,要给他做寿。包拯推辞不过, 只好从命,但他再三声明“拒收寿礼”。生日这天,皇帝一大早派太监来送寿礼。太监担心包大人不收礼,自己不好交差,附诗一首:“道高德重一品卿,日夜操劳似魏征。今日皇上把礼送,拒之门外理不通。

皇恩浩荡,不收礼是不给皇帝面子,收了礼又坏了自己的规矩,包拯左右为难。思索良久,包公挥毫题诗,以诗拒礼:“铁面无私丹心忠,作官最忌念叨功。操劳本是分内事,拒礼为开廉洁风。”太监没办法,只好带着拒礼诗回去复命。

明朝于谦,自幼聪颖过人,青年时代就写下了著名的《石灰吟》:“千锤万击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身碎骨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

千锤万击,清清白白,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于谦在河南、山西巡抚任上,进京公干。按当时的“潜规则”,封疆大吏进京自然要给有关的上司直至皇帝行贿送礼。然而,于谦是个清正廉明的官吏,他才不会行贿送礼呢。他的同僚劝他说:“你虽然不献金宝、攀求权贵,也应该带一些地方上的土特产如线香、蘑菇、手帕等物,送点人情呀!”

于谦笑着举起两袖,风趣地说:“我带有两袖清风”,并作《入京诗》以表心声:“手帕蘑菇及线香,本资民用反为殃,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

太有才了。短短四句,把搜刮民财的危害、为政清廉的必要、宣传舆论的反应、直言劝谏的苦心,都写在了诗中。

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,是况钟写过一首《拒礼诗》。况钟极具廉誉,人称“况青天”。明正统五年,况钟赴京述职,苏州大小官员和百姓纷纷赠礼表“谢意”,况全部拒收,并作此诗:“清风两袖朝天去,不带江南一寸棉。惭愧士民相饯送,马前洒泪注如泉。

到了清代,以“三绝诗书画”闻名于世的郑板桥,给我们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《题画竹》。

在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的清朝,贪污纳贿成风,但郑板桥始终清廉自守,体察民情,力矫时弊,恩泽百姓。郑板桥注重倾听基层声音,关心百姓疾苦,从这首《题画竹》中可见一斑: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

郑板桥在潍县县令任上时,有一年潍县发洪水,灾情严重,在多次向上司打报告请求救济灾民未获批准的情况下,郑板桥自作主张,开粮仓赈济灾民,以致为此丢官。据传,郑板桥辞官南归时,衣袋空空,仅有几卷书而已。

兹于斯,郑板桥才能在身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,也才有今天“板桥竹”的美称。

孔子云:“诗言志也”。这些清官以廉入诗、作诗拒礼,并非表面上的“作秀”,而是口心一致、表里如一地述理明志、袪贪戒贿、守持廉德,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。

这些反腐倡廉诗词,像檄文,似号角,激起国人对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良吏的爱戴与尊敬。今时今日,看《人民的名义》,重温这些诗词,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
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