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记事时,温饱问题已经解决,白馍蔬菜是天天有的。可由于正宗烩菜配料繁多,在那个年代,偶尔才能打一次牙祭,平时只是一些简单的食材充数,勉强算得上是烩菜。
每年的夏秋季节,地里瓜果蔬菜的样数渐渐丰富,烩菜里自然就多了茄子、豆角、青椒等时令蔬菜。再用自家种的豆子去豆腐坊换上一块白白嫩嫩的豆腐,取些自家养的豆芽,再加点风干后极易储存的红薯粉条,一锅烩菜就在煤火上咕嘟咕嘟地炖起来了。
夏秋季节虽然蔬菜较丰富,但是缺乏肉类,那时没有冰箱存储,要想吃肉,必须得提前跑到城里去买。少了猪肉的烩菜虽然也是烩菜,但多少有些寡淡,在不少人眼里,它甚至赶不上一碗素饺子。
冬天的时候,吃烩菜和饺子更勤了些。不是节日的烩菜,依然没被隆重对待,虽说多了大白菜、土豆、山药,但总感觉更像东北的乱炖。
窗外寒风凛冽,有时飘着大雪,一家人围着小小的炕桌,吸吸溜溜吃着热腾腾的饭菜,也能心满意足。
整个正月,大人们都不用下地劳作,守在家里,有更多的时间来捣鼓美食。父亲每礼拜都会从单位里拿回好多猪皮,加点黄豆熬成猪皮冻,剩下的就会加到烩菜里——有猪皮的烩菜虽比不得春节的猪肉片片烩菜,但比起夏季的素烩菜要强上许多,每次我都会吃到肚皮圆鼓鼓。
立冬时节,是贮存时期。白菜、萝卜、洋葱、土豆之类的都会买些备下,夏天里那些吃到腻的豆角、茄子、黄瓜是根本见不到的,西红柿呢,早被母亲切碎锅里蒸熟后装到输液瓶子里,用蜡封口,一直存到了冬天——这是春节时候用来招待亲戚才舍得拿出来的高档食品,当然,就算西红柿保存再好,也从没有人把它当做烩菜的配料。
每年四月初,我们那儿有个庙会,每年母亲都会从会上买一头猪娃子,养上大半年,到了年关,请来一个杀猪师傅,那天真是热闹,大早上我们几个孩子就被喊起来准备柴火。其实柴火在门口墙下有老大一堆,我们就负责从大堆上抱到临时搭起的灶台前,现在想想,也许当时父母是想着让我们也来分享一下喜悦,才说要我们起来干活。
杀猪的场面异常热闹,有帮忙的,有看热闹的,也有排队买肉的。一直要忙到下午,门外挂在树上白花花的一头猪只剩下头和内脏,还有几个猪蹄子。也记不得父母给了杀猪师傅什么报酬,记忆最深的就是当天晚上有红烧肠子吃。
烩菜看似和杀猪并没有关系,其实烩菜只有加入了猪肉,那才叫一个正宗,尤其是家养的黑猪,那肉吃起来不是一个“香”字能描绘的,最少得一溜“香”字。
待猪肉分割好,村里人买走剩下的,会被母亲用盐里里外外搓上一遍,然后挂在院子里晾衣服的绳子上风干,户外温度低,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变质。年后的正月里,每一个做烩菜的日子,都有肉可吃,烩菜也因有了肉而成了真正的烩菜,我们的饭量也跟着噌噌上涨。
烩菜,不单单作为家庭里的美食、大餐,更是红白喜事上的主食。几百口人聚在一起吃饭,做烩菜的锅超级大,那个时候的烩菜就有了新的名字,大锅菜。
黝黑巨大的铁锅架在临时搭建的灶台上,吹风机呼呼地吹着,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,烧热了一大壶(放在铁锅里只能盖住锅底)菜籽油,加入花椒、八角、葱花、姜、蒜各种香料,大盆中的五花肉被两个人抬着倒进锅里,铁锹(专用来炒菜的)一阵翻炒,阵阵香味就扑鼻而来,馋得周边的一众孩子频频往下咽口水。
后来,生活越来越好,烩菜的种类也随着由多到少,又简到精。配料只有四种,五花肉、油炸豆腐、皮渣(粉条凝在一起切成小方块,比粉条高一等),还有油炸丸子,这样的烩菜,成本高了很多,办事的主家也显得很有面子。
但吃饭的亲戚朋友们都是泥腿子,平时粗茶淡饭的,忽然大油大肉,没几个能接受得了,吃到半碗,很多人就放下筷子了,都说要是能加点白菜、粉条就好吃多了,可见肉多油多也不见得最好吃,香而不腻才是烩菜的关键。
做这种费劲又不好吃的大锅菜,也只限于九十年代的喜事上,现在的婚嫁喜事,不去酒店的话,也是在家里的大院子里一桌一桌地摆上十碗八盘的,不再是一锅烩菜了。
但是,丧事上农村到现在还是大锅菜,大锅菜与家里平时的烩菜在精细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,豆腐、皮渣切得有小孩拳头那么大,肉块也是展开超过半个手掌,因为锅大,食材小了很容易就成一锅稀烂糊糊,尤其是碰到粉条不好,那一锅大锅菜就糊涂得看不清啥是啥了。
再后来,家庭稍微好点的,都不再用粉条,虽然粉条价格高于肉,但是有粉条的大锅菜总让人觉得低了一个档次。
有一次,去外面饭店吃了一次烩菜,饭店里的食材要比家庭中的更全乎,颠覆了我对烩菜的认知,原来烩菜还可以加入腐竹、鱼丸、粉皮、香菇、木耳……着实开眼了。看来,只要平时可以吃的,所有食材都可以烩到锅里,怪不得烩菜也称之为乱炖,确实够乱才够有味。
——end——
原创不易,期待您的关注、点赞、评论、转发和赞赏!
(图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#乡土散文#
作者简介
杨敏,笔名木木易寒,美发店老板,业余写..好者,喜欢书法,画画,摄影。
本文编辑
情感学院院长
推荐阅读
(乡土散文)放羊人“羊老六”
(乡土散文)老家的老人
散文:“摔老盆”杂忆
散文:山东老家的炸藕合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